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

[影評]羅莉塔Lolita

《羅莉塔》(Lolita)
 作者/納博可夫 (Vladimir Nabokov), 1955

轉載自全人教育百寶箱

1947年的新英格蘭小鎮,優雅的法文教授韓伯特.韓伯特打算搬進夏綠蒂.海茲要分租的大房子,儘管他對夏綠蒂的殷勤感到嫌惡,但她那穿著暴露正在做日光浴的12歲女兒桃樂絲,西文小名羅莉塔,讓他決定要留下來。童年情人的早逝創傷,讓韓伯特對9到14歲的女孩有特殊性癖好,而羅莉塔正是韓伯特眼中典型的小妖精。夏綠蒂曲解韓伯特的動機,誤以為有進一步的可能,便提出結婚的要求;而韓伯特答應婚事,只是為了接近繼女。東窗事發後,夏綠蒂盛怒下衝出家門意外車禍慘死輪下。韓伯特趕赴夏令營將不知情的羅莉塔接出,在旅店中進而發生亂倫的親密關係。知道母親過世後,頓成孤兒的羅莉塔答應與韓伯特在全美各地旅行。

歷經一年的旅行後,兩人在另一個新英格蘭小鎮定居。由於佔有欲和妒忌心,韓伯特嚴格限制羅莉塔與男性友人的交往。由於表演天分在學校受肯定,羅莉塔積極地爭取演出克萊兒.奎提的話劇作品,卻在開演前對韓伯特提出旅行的要求。第二次的旅行卻讓韓伯特極度不安,彷彿隨時有被跟蹤的感覺。羅莉塔最後因病住進了醫院,韓伯特受限無法探望她,待他要去接女兒出院時,羅莉塔早已被別人帶走。失意的韓伯特獨居一段時間,直到1952年他收到羅莉塔的來信,說她待產並亟需經濟援助。韓伯特來探視羅莉塔時,才明白奎提過去以演戲的名義引誘愛女羅莉塔,失意的韓伯特決心展開遲來的復仇。


弗拉迪米爾.納博可夫 (Vladimir Nabokov, 1899-1977),俄裔美國作家、詩人,也是知名昆蟲學家。他的西洋棋藝精湛,而小說作品往往以宛如棋盤般的精巧佈局讓讀者折服。他能以俄、法、英三種語言進行創作;在移居美國前決定改用英文書寫,風格化的語言和創新的題材,最後讓他晉身當代重要美國作家之一。由於《羅莉塔》題材涉及戀童和亂倫議題,遭多間美國出版社拒絕後,1955年《羅莉塔》先在法國出版問世,三年後在美國出版旋即成為暢銷書,並在1962年及1997年被翻拍成電影。

《羅莉塔》除了爭議的議題外,小說本身有多種文類混雜,在地描寫的部份則彷彿美國風情錄。開頭有篇虛構的前言,說明韓伯特死前將手稿委任出版,好讓羅莉塔這個角色永遠不朽,但引言中同時帶有道德批判。而敘事者韓伯特本身是個「不可靠的敘事者」(unreliable narrator),企圖以他強烈的愛意感染讀者,讓大家接受他無可奈何的行為,但礙於其精神狀態不穩定,許多敘述無法讓讀者信服。本書對日後許多文學作品甚至社會現象造成影響,如「羅莉塔情結」一詞正是從中得來的。

延伸閱讀
1《拍賣第49號》(The Crying of Lot 49):品瓊 (Thomas Pynchon)
2《第5號屠宰場》(Slaughterhouse Five):馮內古特 (Kurt Vonnegut)
3 Lolita(台譯片名:《一樹梨花壓海棠》), dir. Stanley Kubrick, MGM, 1962.
4 Elisabeth Ladenson, Dirt for Art’s Sake: Books on Trial from Madame Bovary to Lolita, Ithaca: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, 2007.
5 James O’Rourke, Sex, Lies, and Autobiography: the Ethics of Confession, Charlottesville: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, 2006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